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市场化改革主要动力
编辑:系统管理员时间:2003-07-04访问次数:505
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潘岳今天在中国国际投资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并且又作为新的体制因素,成为推动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动力。他认为,随着社会各界对发展民营经济的共识正在不断增强,目前中国民营经济正面对创新发展的大好时机。
潘岳在题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的演讲中指出,20多年间,伴随着思想解放与政府政策放宽,民营企业和民间投资已获得长足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迅速显现。1980年以来,非国有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已达60%;非国有企业的出口额也迅速增长,在2000年出口额中的比重已超过50%。非国有企业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从工业所有制结构、城镇就业结构、投资结构各方面来看,中国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推动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动力。
在谈到成就的同时,潘岳还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从企业层面看,不少民营企业具有许多“先天”的弱点:在产权制度和企业制度方面存在缺陷,不少“后遗症”有待根治;资本积累不足,发展后劲乏力;投资者缺少创业经验,盲目性较大,成功率较低;经营目标短期化,有的甚至以造假、损害环境来获取近期利益;缺乏管理基础,一些企业存在着短期内快速膨胀之后就走向衰退的现象。
从发展环境看,民营企业还需要社会各方创造更宽松的经营环境和更广阔的制度空间: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企业能真正享受到国家的扶持政策,能及时得到制度、技术、信息及金融等方面的实际支持;继续转变思想观念,使社会各界都能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形成合力,推进发展。机遇总是与挑战共存。
潘岳认为,伴随中国改革开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持续推进,中国民营经济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在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调整思路下,民营企业可以陆续进入原先受到限制而不能进入的领域,也可以利用国有企业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去的机会扩大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启动,民营企业无疑会获得众多的投资机会,既可以直接参与大型项目,还可以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服务和零配件生产;中央关于加快实现科技产业化的决定,鼓励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这不仅会提高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更会促进民营经济结构调整,将发展重心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中央政府鼓励包括非国有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001年进一步提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在减少对企业的行政性审批、打破行业垄断两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要努力推进投资融资体制改革,清理和取消限制社会投资的不合理规定,鼓励和引导非国有经济增加投资;近年来,地方政府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出各种鼓励、扶持措施,完善民营经济的经营环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中国民营经济正面对创新发展的大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