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企买壳上市显身手
编辑:系统管理员时间:2003-09-27访问次数:456
日前,*ST民百公告称,公司国家股股东民佛集团向浙江红楼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转让6738.9172万股国家股事宜,已获甘肃省政府的批准,正报请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此前不久,另一浙江民企伟星集团已成功收购四维瓷业。浙江民企在资本市场上频频出击,重组国有上市公司和买“壳”上市,这一独特的市场现象值得关注。
买壳:一往情深
近年来,浙江民企买“壳”上市的案例不断涌现。华立集团分别于1999年和2000年收购重庆川仪和ST恒泰股权,并对这两家上市公司成功地实施了资产重组。
横店集团也是频繁涉足于资本市场的一个著名民企。2000年10月,横店集团透过控股子公司上海光泰投资,成功入主青岛东方。2002年10月,又通过收购太原刚玉母公司太原双塔刚玉(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而间接控股了太原刚玉;2001年末,浙江莱茵达投资有限公司成功入主辽房天。
2002年8月,来自杭州的浙江省耀江实业集团通过以51%股权控股ST琼海德第一大股东德祥源投资,进而间接控股ST琼海德;2000年5月,南都集团曾入主龙发股份;杉杉股份的控股股东杉杉集团于2002年4月控股长春热缩。
由自然人公司间接控制的“金华信托”,联合其关联公司“上海邦联”一起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上海邦联以擅长上市公司法人股投资而闻名于股市,金信信托自身也在股市中频频出击,曾利用关联公司控制过“浙大网新”,并于2003年3月受让了伊利股份原第一大股东14.33%股份,由此将有望成为伊利股份的新任第一大股东。
此外,还有浙江美都控股集团收购宝华实业和浙江铁牛集团拟收购金马集团等等。此次红楼旅游入主*ST民百,更是把浙江民企热衷于“染指”上市公司,借“壳”上市的雄心毕现无疑。
发展:更上层楼
为什么浙江民企会在资本市场上频频出击呢?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首先,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令人瞩目。据统计,目前浙江全省88个县市区中,已经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块状经济,年产值超亿元的区块519个,块状经济总产值5993亿元,约占全省年工业总产值的49%。其中,在519个区块中,总产值10至50亿元的区块有118个,50至100亿元的区块26个,100亿元以上的区块3个。其次,浙江民企的观念发生转变。过去,许多浙江民企对于股份制的改造“不以为然”,认为不搞股份制同样也可以筹集到资金。但是,随着民企上市所带来的好处要比预想的更多,例如可以筹集到巨额资金,使企业家身价倍增和提升公司形象,并通过上市改善股本结构、促进公司治理结构调整和提高管理水平等。这些因素促使许多浙江民企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以积极酝酿和寻求上市。
再次,虽然2000至2002年期间,民企上市已占到浙企上市总量的一半左右,但仍然无法满足浙江民企的上市需求。据了解,目前浙江省已有拟上市公司100多家。由于直接上市需要漫长的等待,使许多浙江民企开始认识到,通过借“壳”上市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业内人士就此指出,浙江民企频频“现身”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并不完全是“做秀”,而是为了寻求将“资本”嫁接到原来的产品经营中,在更高层面上发展。因此,可以预期浙江民企涉足上市公司重组的案例还会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