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营经济动态

专家倡导民企引入“双绿”模式

编辑:系统管理员时间:2003-12-15访问次数:510

  在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12月7日在京举办的“民营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研讨会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等知名专家学者指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产品的价格竞争终将让位于环保竞争,民营企业应利用机制更具灵活性等优势,将产品生产、产品使用过程都有利于环保的“双绿”模式引入企业发展理念。

  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淮研究员等专家结合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的环保实践,肯定了民营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他们在发言中谈到,以往,人们总是认为解决环境问题只能依靠政府,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自觉地把环境保护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努力树立与环境亲和友好的形象,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众多企业的参与,使我国环境与发展、环境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正逐步走向协调。

  专家认为,民营企业致力环保事业的同时,也可以从中寻求到广阔的市场前景。魏杰教授解析开米公司环保战略时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宝洁、汉高、联合利华等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一些洗涤用品生产企业或被兼并,或被淘汰。在这种市场状态下,开米公司高举民族品牌迅速发展壮大,其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始终坚守环境保护的信念,生产过程、产品使用过程均达到国家有关环保标准。

  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认为,要对开米这样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要考虑对民营企业进一步放开融资渠道,尤其是资本市场。

  专家提出,国家应重新制定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考核体系,把环保指标纳入其中,并制定优惠政策,在土地使用、融资等方面向环保型企业倾斜,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支持环保型企业的发展。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以铭表示,工商联愿与环保主管部门合作,建立适当的激励政策,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自觉承担环保责任。

  与会专家也对环保型企业面临的不公平竞争压力深感忧虑。他们指出,一方面环保型企业在致力于污染治理、开发无污染产品的过程中付出了更高的企业成本,其价格竞争力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许多不法排污企业想方设法降低生产成本,在治理污染时“偷工减料”,却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反而在产品价格上占据了“优势”。长此以往,企业致力于环保的积极性势必受到冲击,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将受到限制。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研讨会上透露,国家环保总局正与有关部门携手,着手研究制定支持环保型企业的有关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