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营经济动态

长三角引资大戏:直面“强”与“弱”

编辑:系统管理员时间:2005-06-15访问次数:87

  6月7日,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宁波召开的前一天,环杭州湾6个地级市的市长联袂登场,向境外资本放声“吆喝”。

  这一幕难得一见。正如嘉兴市外经贸局副局长沈文平所说,在长三角各地招商引资大戏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竞争格局之下,6个市长一起“现身说法”,确实少见。

  原因何在?不在于浙洽会本身有多大魅力,而在于今年招商引资的“困局”,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足以让市长们摒弃门户之见,携手共渡难关。

  外资磁场弱了?

  长三角向来有吸引外资的强磁场之称,然而,今年一季度,长三角16个城市中却有13个城市的协议注册外资金额都出现了负增长。桐乡市外经贸局局长沈晓春有着切身感受:“外资直线下降,虽然是大背景使然,但每一个人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江苏省经贸委的分析报告认为,长三角外资增速放缓,不容忽视的因素是: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以山东为代表的环渤海湾地区分流了相当一部分外资份额。

  专家说,无法统计的是,有多少外资正在“逃离”长三角?

  日前,一位正把工厂迁往山东的苏州台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家中等规模的制造厂,如果从苏州、无锡等地整体迁至山东,由于厂房原本就是租用的,其搬迁成本主要是设备的运费,可估算为800万元,但这一成本可以从苏南与山东的厂房差价上补回来。这位台商解释说:“只要你将时间拉到3年左右,这个差价就完全可以将搬迁成本抵消。而地方税费方面,目前山东很多城市明显比苏南有优势,这样算下来,无疑可以节省一笔可观的费用。”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教授分析说,资本是逐利的,资本面前人人平等,只不过这一次它逃离的是长三角。暨南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教授陈恩则预计,今明两年长三角将出现外资北移的高峰。

  外资下滑,将对长三角经济产生深刻影响。最直接的后果是,长三角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进一步降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度更趋弱化;再者,长三角出口的高速增长局面将难以为继,毕竟外资企业在该地区外贸出口中占有相当比重。

  人才引力小了?

  资本正试图“抛弃”长三角,而该区域内日益高涨的生活成本,又让每一个梦想在这里安家落户的外来人才犹豫不决。

  郑智勇,武汉化工学院精细化工专业硕士生,上个月和金山一家化工企业签了就业协议,月薪3500元。郑智勇说:“我一点都不开心,其实班上并不只有我一个想来长三角,可他们最终都选择了广东。”

  为什么?郑智勇说:“家里供我念完大学已‘山穷水尽’,好不容易熬到工作,可这点收入在上海能干点啥?”上海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沈荣华也感叹,对这一类外地大学生,想把父母接到上海来生活,几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事实上,长三角不少城市的生活成本都在急剧攀升。外地高校毕业生望而却步,现在还不是长三角的燃眉之急。毕竟,这里集中了复旦、南大、浙大等一流高校。但是,蓝领工人、外来务工者的短缺,却渐成长三角的“心腹之患”。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赵坚日前表示,长三角地区的高技能人才仅能满足实际需求量的10%。

  毋庸置疑,外来务工者是对一地生活成本最为敏感的群体,他们会仔细“核算”每一笔生活支出。生活成本的提高,使他们对这里敬而远之,也使长三角连续两年出现不同程度的“劳工荒”。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给长三角发展献计时,也明确指出,“确保外来打工族的安居乐业,是长三角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问题。”他强调,外来务工者的生活成本,事关当地能否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优势和后劲。

  还是那制造业

  资本、人才、劳工……长三角面临着几乎所有重要生产要素的制约。然而,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陈淮所说,长三角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具有自己的发展优势―――结构优势。能量,还是来自制造业。

  去年年底,浙江省企业调查队对杭州、宁波等7市450家工业企业开展了一次“长三角地区工业企业关联度调查”。调查发现,在这450家企业中,“生产用原料或半成品的主要来源地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企业达到51.9%;而来自长三角16城市以外江浙地区的也占了15.2%。同时,有46.9%企业生产所需的生产线和生产工具也来自长三角地区,长三角以外苏浙地区也有14.5%的比例。

  对洗衣机、饮水机、油烟机等家电行业的调查更是发现,长三角地区已能够就地配套、就地取材,从零配件生产到整机制造,形成一条庞大的产业链。譬如,对调查的11家行业种类为“家用电力器具制造”的企业单独分析,有83.3%的生产用原料或半成品来自长三角两省一市范围内,其中4家企业的生产用原料或半成品全部来自于长三角地区。

  这就是结构优势。陈淮指出,发展制造业并非是一味强调建主机厂,搞名牌战略;强大的配套生产能力同样重要。

  对正在升级进程中的长三角制造,陈淮认为,在结构升级、主导产业发展问题上,政府须慎提区域性产业政策,着力点应当放在促进产业技术设备的加速更新,加大对产业退出的政策援助,承担体制改革的转轨代价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