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营经济动态

市场“钱景”迷人 2万浙商中俄边境淘金百亿元

编辑:系统管理员时间:2005-10-17访问次数:176

  曾被人视为偏远蛮荒之地的一些中俄边境口岸,如今正成为越来越多浙江商人眼中的又一块淘金热土。记者昨天从浙江省中小企业局获悉,目前常年活跃在黑龙江省东宁县、绥芬河市等重要边贸口岸的浙江商人共有2万余人,凭借这里的绿色通道,每年对俄贸易的成交额达14亿美元左右。

  中俄边贸口岸成浙商淘金“宝地”

  绥芬河是一个坐落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边陲县级市,但就是这样一个只有12万人口的弹丸之地,如今其外地与本地人口的比例已远远超过一比一。在此几乎可以寻到全国各地人的踪影。

  吸引全国各地人集聚绥芬河的一个重要原因,缘于其“对俄第一口岸”的边贸优势。据了解,每年俄罗斯人从绥芬河扛出的货物有100亿元,而每天全国各地进出绥芬河的货车也有4000多台。

  而在这个商机涌动的城市里,可以见到最多的外地人当属浙江人。不少浙江人的命运还紧紧跟这座城市联在了一起。“虽然绥芬河城市不大,但是这里商机无限。”绥芬河市浙江商会会长祝琦云说,“在绥芬河做生意的浙江人正以20%左右的速度在逐年递增。”

  祝琦云是做房地产项目的,两年前,他与人合作在绥芬河投资1个多亿兴建的新东方商厦,目前已成为俄罗斯商人购物和休闲的理想去处,夏秋两季,每天到这里光顾的俄罗斯客商有近2000人,日均成交额达400万元以上。特别是其中的皮革城,目前是国内唯一的对俄皮革交易市场,交易额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激增。来自台州市的张志新在新东方商厦租用了约200平方米摊位,经营皮革等商品,今年已获利100多万元。

  今年8月份,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吴家曦在率团赴黑龙江省参加全国乡镇企业、民营企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暨对俄经贸洽谈会时,还专门对浙江企业在中俄边境从事贸易活动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据他介绍,目前常年活跃在黑龙江省东宁县、绥芬河市等重要边贸口岸的浙江商人共有2万余人,凭借这里的绿色通道,每年对俄贸易的成交额达14亿美元左右。

  “浙江产品在俄罗斯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2003年浙江与俄贸易额为11.5亿美元,同比劲增69.3%,其中出口8.33亿美元,增长59.6%。俄罗斯已成为浙江出口的第二大市场。”浙江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赖存理说,有人估计浙江对俄出口总额中只有三分之一列入海关统计,也就是说还有16亿美元未统计在内,加起来就是24亿美元。

  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拉动浙江企业扩大对俄罗斯及周边国家出口年均达300亿元人民币,特别是皮革制品几乎占了俄罗斯市场的半壁江山。

  中俄互市贸易区给浙商带来新商机

  东宁是我国对俄贸易的重要口岸。为促进中俄贸易的健康发展,经两国政府商定,东宁口岸中俄两侧各辟6平方公里的互市贸易区,作为双方的自由贸易区。中方一侧的浙江工贸园区由民营企业浙江运能投资管理公司投入建设,计划总投资5亿元,首期占地35公顷,重点吸收轻纺、服装、家电、建材、食品、文化用品等企业入驻。入园企业可通过互市贸易区,将产品方便地打入俄罗斯市场。“货物进出将更加畅通便捷,灰色清关得到规避,赢利空间也是显而易见的。”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吴家曦局长显然相当看好这个互市贸易区。据了解,在中俄互市贸易区征用工业用地,手续简便,价格低廉,每亩土地只需5万元左右。在能源供应方面,东宁电力资源丰富,浙江工贸园区没有停电之忧,而且电价便宜。这里的原煤价格每吨只要150元,比浙江便宜四倍多。在人力资源成本方面,普通工人的月薪大都在600元以内,也比浙江要低三分之一。至于产品价格,由于多数产、成品是直接面向俄罗斯市场的,因而同类产品的价格定位要比国内市场高出2至4倍。如一条普通领带可卖到80至100卢布。由于成本要素低廉,加上中间环节减少,这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赢利空间。

  俄罗斯市场“钱景”迷人

  “俄罗斯人钱包虽然并不很鼓,但他们比较会享受,信奉‘今日有钱今日花,明天没钱借着花’的消费理念,对商家来说是理想的消费者。俄还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未饱和市场。质量中上等、价位中低档的浙江商品,很受俄罗斯人的欢迎。”绥芬河浙江商会副会长冯济堂说,俄罗斯市场的“钱景”相当迷人。

  目前对浙江的经营者来说,有几个方面的市场是颇具吸引力的。一是俄罗斯市场对轻纺产品的需求近年来大幅攀升。据有关资料显示,俄罗斯每年短缺棉布48亿平方米,丝绸9亿平方米,鞋袜各6亿双,轻纺产品依赖进口达136亿美元。二是对家用电器需求旺盛。随着俄罗斯家电普及化的加快,未来几年,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高档家电需求将以每年15%的幅度递增。三是建材市场“钱景”更为迷人。近两年,俄罗斯全国建造了1.3亿平方米工业用房和9000万平方米居民住宅,近期急需大量的装饰材料,而中国的建材质优价廉,同类产品要比欧洲便宜一半左右,因而成为俄商的首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