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营经济动态

民企"经济外交"渐成气候 老板频随高层出访

编辑:系统管理员时间:2006-04-19访问次数:100

  “经济外交”改变中国外交观念商人巨贾出入国际社交场合

  本月初,由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率领的中国经贸代表团,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完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大宗的一次巡回采购。在经贸代表团的阵容中,不仅有来自国家商务部、质检总局、信息产业部等部委的负责人,还出现了民营老板的身影。据《环球时报》报道,在由111家企业的202人组成的中国经贸代表团中,民营企业家占了30%。

  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一个群体,民营企业家不仅能够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政府官员们共商国是,还能够陪同政府领导人走出国门,为企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商机,这样的变化激起了他们的遐想。

  “和自己单打独斗开拓市场不同,参加高规格‘经贸团’,随同国家领导人出访,对方提供的信息渠道会丰富、有效得多。”有着随同胡锦涛主席出访经历的温州冠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家儒,对此深有体会。

  民企“经济外交”渐成气候

  去年9月,周家儒随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加拿大、美国。在加中贸易理事会安排的晚宴上,跟他同桌就餐的就有5人来自加拿大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交流中我发现,对方正急切寻找中国合作伙伴,随后双方就‘冠盛’的产品纳入加拿大销售网络进行了商讨。”谈起这次“饭桌上”的生意,周家儒仍津津乐道。

  中国贸促会国际联络部的官员表示,看好高规格“经贸团”蕴涵的信息与渠道商业资源,是民企频频随同国家领导人出访的主要原因。另外,参加“经贸团”的绝大多数企业家有更多机会进行沟通交流,建立企业的人际脉络。

  周家儒回忆说,去年9月随同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的80名企业家中,浙江商人占四分之一,其中温州籍企业家就占14席。众所周知,浙江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几乎“清一色的”都是民营企业。在本次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访美行程中,正泰的南存辉、德力西的胡成中等12家温州民营企业的负责人也出现在中国企业家代表团中。

  目前,民营企业加入这样的出访“经贸代表团”已经有了一个不成文的程序:一般先由外交部将出访计划通知商务部和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再由上述两个机构通过下面的“腿”―――商务部下面分管各大洲的司以及挂靠在商务部下面的六大进出口商会、贸促会下面的国际联络部去联系企业,组团出访。

  自从2004年8月中国总理温家宝首次公开使用“经济外交”的概念后,中国的经济外交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代,由“务虚”逐渐“务实”。这给成长中的民营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他们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出访的国家政要身边。从尼罗河畔到阿尔卑斯山脚下,从华裔云集的洛杉矶到人迹罕至的太平洋岛国,几乎每有重大的出访活动,都能找到他们的踪影。

  民企“出征”一箭双雕

  实际上,“经济外交”在国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经常能够在新闻上看到我国领导人会见国外企业家的镜头。在这些企业家嘴里,没有诸如“打造一个和平、繁荣的世界”这样的外交辞令和政治话语,但带来的却是真金白银。

  说我国的“经济外交”刚刚开始,并不是说以前没有企业家的参与,但仅仅由国有企业组成的代表团与其说是“经贸代表团”,不如说是“政治代表团”。每一个国企领导除了企业名片上的职位外,都还有自己的“官衔”―――副部级、正局级、副局级等等。原因很简单,这些企业家几乎都是有关部门任命的,他们出访的目的,一个是为企业的发展寻求机会,但可能更重要的是完成高层领导的“任务”。

  这种非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方式在国内可能行得通,在国际上就会相当麻烦,不仅在谈生意时常常令国外企业家莫名其妙,西方政客还可因此要挟中国,其中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我们迟迟争取不下来的市场经济的地位。

  民企的加入让外国人眼前一亮。看着这些操着纯粹商业术语、有着纯粹商人身份的中国民营企业家随同中国领导人来到本国,还签订了丰厚的合同,不仅可以误解澄清,还可以展示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决心。“而这也正是中国政府试图传递给世界的信号。”对外经贸大学博士生导师贾怀勤教授说。

  另一方面,对于民企自身而言,这样的机会也难以拒绝。联想柳传志、华为任正非等著名企业家也有多次陪同领导人出访的经历。

  华为公司在近年来陪同领导人出访的过程中受益匪浅,公司高级副总裁李利说:“这有力地提高了华为在海外的形象,增强了获取大单(订单)的能力。”

  目前,民营经济正成为对外贸易的新兴主力和企业“走出去”的生力军。2002年政策允许民营流通型企业经营进出口业务,也使一大批民营外贸企业开始蓬勃生长。根据《2005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的显示,广义的民营经济(指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的总称)外贸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已经超过了3/4,达到77.4%。即使仅指最狭义的个体和私营经济,2005年的外贸总额和出口总额的增长率也分别达到了50.2%和70.2%,都超过同期全国指标的两倍以上。

  这些指标明示了民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与之相应的,频频发生在世界每一个地区的涉及我国的贸易摩擦,也更多地影响到民企。

  “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经济与政治密不可分,中国的企业家们不应该仅仅‘在商言商’,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应当与外交部门协同合作,促成政治与经济的合力。”贾怀勤认为,与国家高层出访的过程中,无形中国家信誉成为了企业信誉的担保,拥有了这样一个高规格的平台,浮现的商机、解决问题的难度自然不同。

  力争由“虚”做“实”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从目前看,民企随同高层出访的宣示意义还是大于实质意义,由“务虚”到“务实”,还有一段路要走。

  吴仪此次美国之行,和美方签署了107项总值162亿美元的采购合约,其中国企仍是主力军,民企所占的份额尚小。比如46亿美元购买80架波音民用飞机的,就是国资委旗下167家大型央企之一的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属于充分竞争市场的棉花、大豆及禽肉等产品也没有见到更多民营企业的身影。

  “在很多领域,不是民营企业没有这样的实力,而是没有相应的渠道”,贾怀勤分析说。

  其实,相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更需要这样的平台以获得发展的空间。“中小型企业没有那么多资源,他们更需要帮助。”中美总商会会长任剑浩就曾对记者表示。

  比较美国访华的“经贸代表团”可以发现,特别重视为中美两国中小企业的合作铺路搭桥,甚至刻意让美国的小企业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细看“中选者”的资质,综合实力和效绩并不是重要指标,关键在于他们涉足的领域都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前景。“这值得中国借鉴。”商务部研究院李钢研究员表示。

  中国“世界工厂”的含义,其实并不仅仅限于纺织品、机电产品等铺满全球的商品,小到一辆童车,一个打火机乃至一个指甲刀,都在世界市场上具有优势或潜在的竞争力,“政府应该给它们提供更多机会,帮助它们‘走出去’。”李钢认为。

  如果从政府职能的层面来考虑这个问题,政府带着经贸代表团出访,除了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外,还要尽可能多的为企业着想,为它们创造更好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