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营经济动态

新华联:潜行在水面下的“大鳄”

编辑:系统管理员时间:2007-03-16访问次数:244

  提起新华联,了解的人可能不多,但如果数数其旗下的品牌———金六福、香格里拉·藏秘、通化葡萄酒、东岳化工、华联陶瓷、新华联地产等,你就会对这家低调的企业刮目相看了。
 
  的确,不太知名的新华联绝对是潜行在水面下的“大鳄”,是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100强等榜单的常客。但难以想像的是,这家规模如此之大、在数个行业拥有第一品牌的民营企业,16年前却是靠1000美元起家的。

  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面对记者的提问,新华联的打造者、总裁傅军笑眯眯地说:“我们最大的资本就是创新,而且是朝夕不懈地坚持创新。”

  创新与学习在每一天

  新华联的十大核心理念里,赫然有一条———“创新与学习在每一天”,念起来虽然有点拗口,但却很形象地表达了新华联企业文化对创新的重视。

  位于湖南醴陵的华联瓷业是新华联旗下的一家企业,是中国日用陶瓷业的领军者。难能可贵的是,在利润稀薄的陶瓷制造业,华联瓷业却一直能保持25%左右的利润率。

  新华联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傅军说,华联瓷业最大的利器就是靠创新。“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今天的华联瓷业。”他介绍,华联瓷业每年的新产品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高达55%甚至60%。保持这个比例的秘诀就是华联瓷业有一个200多人的省级陶瓷研究所,每时每刻都在搞产品创新。陶瓷业是个容易模仿的行业,而因为华联瓷业的强大研发力量,华联总是比对手快一步。而正是这一步,使华联瓷业牢牢掌握着市场定价权。

  新华联的技术创新同样出色。新华联旗下的东岳化工位于山东桓台,是以制冷剂和高分子材料为主要产业的高科技公司。10年前,当傅军决定控股这个乡镇企业时,企业用的还是国有化工厂淘汰下来的一些设备。而现在,东岳化工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绿色制冷剂基地,其与清华大学联手研发的绿色环保制冷剂系列产品彻底打破了欧美等国的技术垄断,曾于2001年2月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2006年,东岳化工销售额达30多亿元。

  民企自主创新有独特优势

  谈到新华联自主创新的种种故事,傅军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民企搞自主创新,普通项目尚可,如果要搞尖端技术和项目则有两点明显劣势:一是人才,二是资金。傅军感慨地说,民企的研发条件跟国企和科研院所难以相比,想聘请顶尖科研人员,既要博得对方的信任,又要舍得花钱,困难还是不小的。

  不过,因为新华联从始至终对人才尤其是顶尖人才的高度重视,所以,凡是有用之才,集团一个都不会放过。据悉,10余年来,新华联先后引进了近30名博士。在傅军的眼里,优秀人才特别是高学历人才,是新华联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的创新之本。

  有了人才,还必须舍得投入。傅军说,新华联现在每年投入研究开发的资金不少于1个亿,而有的项目更是花大代价,比如,工业用离子膜核心技术就花了三年时间和两三亿的研发资金。

  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只是一时的,而要保证一个企业持续快速地发展,机制创新和文化创新才是最重要的。而恰恰是这一点,是许多企业所忽视或者所难以实践的。

  傅军说,新华联在企业内部始终营造和倡导创新的氛围。比如,研发人员的成果直接跟产品效益挂钩,集团进行各种表彰,让其名利双收。

  “民营企业的优势是什么?我看除了快速反应外,还有灵活的机制,能真正吸纳人才、重用人才,让他们能放开手脚大干事,干大事。”傅军感慨,尽管民企搞自主创新有这样那样的劣势,但是,因为机制灵活、文化先进,民企搞自主创新一样可以出大成果,甚至比国企更出色。

  死气沉沉是傅军最难以忍受的,在他的眼里,“不创新,毋宁死”———回头来看,也许正是企业一把手这种有些“极端”的偏执,才造就了新华联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