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营经济动态

12万温商大军"西征"四川

编辑:系统管理员时间:2007-04-23访问次数:82

  在中国,提起商帮,谁也“绕不过”温州。而在成都,要写温州商帮,何必奖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商会人物”。“最近太忙了!商会的事情越来越多。”日前,在成都蓉北商贸大道一幢非常普通的大厦7楼——四川省温州商会总部,何必奖用他那带有浓浓乡音的“温州普通话”,向记者讲述了12万温州大军“西征”四川的创业故事。

  四川涉猎最广的外地商帮

  1979年,18岁的何必奖就到成都来创业,算是最早一批来四川的温州人之一。就像当时的绝大多数温州人一样,何必奖也是从小小的贸易生意做起。如今,46岁的何必奖在成都不仅拥有2家公司,还是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最大的“商业部落”——四川省温州商会的会长。

  “在四川,几乎没有温州人没有涉猎的行业,也没有温州人没有踏过的县城。”据何必奖会长介绍,目前,在四川的温州人有12万之多(其中,6万多人在成都),他们经商的足迹踏遍成都、绵阳、德阳、自贡、广元、乐山、凉山等地。大到水电站的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中到服装、鞋类、家用电器、小五金等产品的生产和印刷包装业的经营,小到纽扣、拉链、眼镜、打火机、剃须刀的销售等,温州人的生意几乎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

  四川最团结的“蚂蚁兵团”

  “温州企业在四川的投资往往单个项目投资不大,但投资者的数量众多,投资总额巨大。当面对一个巨大的自己吃不下的‘东西’时,我们温州人往往会团结协作,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消化’它,四川省政府的一位领导曾把这种团结创业、形成合力的精神喻之为蚂蚁精神。”何必奖称,在川创业的温州人彼此信任、团结,总能把各自的资金、力量和才干集中起来干大事,在巴蜀大地散播“蚂蚁精神”。

  温州商帮的这种“蚂蚁精神”不仅体现在项目开发和制造行业,在商品流通与贸易行业,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成都,温州人的“抱团”经商行为让其他地方的商人感到既可敬又“可畏”。在成都的荷花池、五块石、盐市口、青年路、东大街、双楠、红牌楼、高笋塘等商业繁华地带,温州人几乎都是“抱团”而商,以温州群体、“小兵团”作战方式出现。他们在经商的过程中,各个商家和商铺之间,商品可互通有无,资金可互补短缺,商业信息随时沟通。一个或几个其他地方的商人,简直难以与其争锋。

  四川影响最大的“商业部落”

  “要把温州人在四川的力量都聚集起来,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我和我的前任以及商会的同事们,都在为此努力。”事实证明,何必奖的话不是套话。据悉,四川省温州商会1997年11月11日成立时,会员企业仅有700多家。如今,这个还不满10岁的民间商会组织已发展成为拥有14家地市级温州商会、12个直属行业分会、1万家会员企业的特大型商会组织。在成都,他们的直属行业分会已细分至印刷、机电、鞋革等12个行业。在四川,除广安、甘孜、阿坝等几个市州外,全省大部分市州均建立了温州商会组织。这种纵横发展之势,在全国都是极为罕见的。放眼巴山蜀水,四川省温州商会的会员之多、网络覆盖面之广、影响之大,均为四川之最,是外地人在四川形成的最大的“商业部落”。而在温州当地媒体看来,四川省温州商会又是温州人“在外成立的规模最大、区域最广、会员最多的温州商会。”

  高度决定影响力。四川省温州商会之所以影响巨大,与商会历届会长在商会建设中的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不无关系。1997年商会成立初期,首任会长姚学义就给自己定下“三大任务”:一是为会员企业维权;二是通过四川媒体为温州人“正名”;三是“重塑”温州人在四川的形象。1998年,四川省温州商会在工商、质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主动“清理门户”,在成都率先掀起“打假风暴”,将市场上不合格的温州商品,以及打着“温州人”的旗号但又来路不明、行假冒伪劣之实的不良商贩驱逐“出场”。1999年,何必奖出任会长后,又在商会建设中提出了“人人是窗口,个个皆品牌”的办会理念。如今,温州人靠诚信经营在四川各地建立了为数不少的“温州商城”、“温州工业园”,靠的就是良好的品牌与信誉。

  四川最活跃的民间资本

  在四川,12万温州人到底拥有多少财富,至今都是一个谜。即便是作为会长的何必奖,也坦言自己“很难掌握,也不好统计。”但是,温州人在成都积累财富,不断创业的过程,还是有迹可寻的。

  4月6日下午,在成都市新津县温州路157号,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四川琪乐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叶其乐先生。当时,叶其乐一身工装,正在他新上马的印务包装(凹印车间)建设工地上忙碌。从外表看,你简直难以相信他是一个投资上亿元的温州商人。1995年,叶其乐在新津的第一个投资项目是生产编织袋,投资也不过二三百万元。如今,他脚下的印务包装项目投资已在亿元以上。

  “温州人的小商品创造了大市场。在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后,他们的投资领域从商贸流通业向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延伸,应该说是一种必然现象。”陪同采访的市工商联王梅副会长表示。

  其实,早自1998年起,温州民间资金聚集成民间资本在四川投资“温州商城”的行动,已如暴风骤雨般地落到省内不少二级城市,甚至包括边远县城。据行业人士不完全统计,从1998年到2000年,在四川各地建设的温州商城不下20座。在巴中,“温州创业城”的投资额为1.8亿元;在自贡,“温州商城”投资额3亿元。温州人谢福烈一口气在四川开发了广元温州商城、三台温州商城、自贡温州商城、乐山温州商城等6个商城项目,总投资额达到5.7亿元。大批温州民间资金聚集成资本入蜀,从修建商城,到经营商城;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其聚合效应日益显著。在四川很多城市,不仅有温州商城、温州产业园、温州工业园区,还有标志明显的“温州路”等,无不显示着温州商帮的资本跳动。

  “在四川,温州人每年至少有一百多亿元资金通过商会会员企业流转。”据何必奖介绍,四川省温州商会目前的会员企业已达1万多家,按照每家企业年平均生产、销售额100万元计,总计也在100亿元以上。事实上,华银集团、琪乐集团、国成电器等一大批会员企业的年生产、销售额均已突破亿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