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营经济动态

原油进口牌照上周虚晃一枪 民企愿望再成泡影

编辑:系统管理员时间:2007-04-25访问次数:248

  中油网消息:“传闻在行业内迅速扩散代表着大家对此事的关注。”

  没人否认中国石油是一个放开中的敏感领域,任何一个传言都牵动着业内神经。

  上周二,有媒体称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吴国华表示,今年将有15家民营企业获得原油进口牌照。“如果消息真实,这很关键”,新洲集团董事长傅建中告诉浙江市场导报记者,“我们在俄罗斯有大量相关资源,愿意提供原油的当地公司有很多。但这没有用,因为没有原油进口牌照,这意味着连配额都拿不到。”

  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石油民企却只能以产业中下游为生。“据我所知,浙江目前并没有拥有原油进口牌照的民营企业。”浙江省成品油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月根表示,“拥有进口权一直是这些民营企业的愿望。”

  当天,由138家民营石油、成品油经营企业组成的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则向市场导报记者表示,虽然对此消息有所耳闻,但不清楚具体情况。

  次日,商务部相关官员随即发表的公开言论打破了人们的希望,“关于我国今年将开放15家民营油企进口原油”的新闻并不属实。

  吴国华的原话是:“很多人问我,谁能够进口原油?它们将是五大巨头和来自全国各地的15家民营企业。”五大石油巨头指的是中石油、中石化、中化集团、中海油和珠海振戎公司。实际上,截至2005年底,我国名义上已经有19家非国有企业从事原油进口业务。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根据加入WTO时的承诺,从2002年起,中国已经开始允许非国有企业进行原油进口,且每年非国有渠道进口量要增加15%。到2005年底,商务部已经公布了四批19家原油非国有贸易进口备案企业。其中5家为国有贸易企业的子公司,7家为民营企业,7家为其他国有企业。

  “可能有人误读了吴的原话,认为中国原先没有从事原油进口业务的民营企业,所以判断认为今年可能会新发牌照给民营企业。”业内人士表示,“消息在行业里的迅速扩散代表着大家对这件事情确实关注。”

  “在现有的制度下,民营石油企业即使拿到石油进口牌照,也只能这样,或转手把已经获得的进口配额卖给两大集团,或让配额放在手里作废。”

  “制度在逐步放宽,但对民营企业来说改变并不明显,所以目前我们只能说是看到了国家的一种姿态。”傅建中说,“关于原油的非国有渠道进口量,在基数上就已经很少,增幅又只有15%,再加上审批和技术限制,对大部分民企几乎不可能有实际上的影响。”

  傅所指的审批和技术限制,主要指商务部此前公布的《原油经营企业指引手册》规定:新的原油进口商必须符合严格的标准,才能获得进口原油的牌照,例如全资或控股拥有20万立方米以上原油油库并同时和具有一定炼油能力的买家签订长期协议。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导报记者,不仅如此,根据我国现行政策,非国有渠道进口的原油,并不能自由地在市场销售,必须有中石油或中石化出具的排产证明,海关才给予放行,铁路部门才给予安排运输计划。因此,民营石油企业或者转手把已经获得的进口配额卖给两大集团,或者让配额放在手里作废。对民营企业来说,即使拿到石油进口牌照,也不具有实质性意义。

  去年底,我国原油成品油流通领域完全开放,商务部公布了新的《原油市场管理办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然而根据这个办法,一方面对石油进口企业的资格并没有作任何放宽,另一方面对在国内经营原油和成品油批发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因此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难以从中受益。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德铭2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年会上透露,到2010年,中国将建成相当于30天进口量的石油战略储备规模。目前,位于浙江宁波的镇海石油储备基地已经建成注油,中国石油战略储备计划正在有序推进中。

  有关人士表示,民营企业在战略储备中的地位应受到重视,尤其是“那些得到进口牌照的民营公司将成为义务战略储备的核心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