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营经济动态

全球小商品“看齐”义乌

编辑:系统管理员时间:2008-10-22访问次数:225

▲从两年前的“义乌指数”,到如今的“小商品分类标准”,义乌市场在国际市场一次次夺得话语权,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加速度。 通讯员 楼子荣 摄

  现在市场上流通的小商品,究竟有多少种类?30万、50万还是70万?

  10月21日,在由商务部发布实施的我国乃至全球第一个有关小商品分类标准《小商品分类与代码》中,我们找到了最新答案――可以分为16个大类、9105个子类、170万种商品。

  作为2007年第一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小商品分类与代码》以义乌小商品市场40万条行业调研数据作为基础,对现有小商品进行了完整的分类,并与多种国际通用分类编码实现了对接。

  从2006年推出“义乌指数”,到如今小商品分类标准的问世,在向国际市场的转型升级中,义乌市场正在引领着一场有关小商品的“标准革命”――使义乌这个“世界超市”有条件成为小商品贸易规则制订与促进的中心,最终实现由输出商品到输出标准和规则。

  一部小商品分类标准一个通向国际化的流通平台

  虽然“义乌指数”发布已有两年,但是对商品指数的精确度,负责发布指数信息的义乌商城集团市场发展服务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成俊平一直有一个遗憾――目前发布指数的17类商品,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分类,也就是说,这些类别存在重复或遗漏的可能。

  而在国际上,至今尚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小商品的分类标准,

  “随着小商品种类的累积增加,我们注意到义乌市场里已经出现了小商品名称不规范、归类混乱等现象,并且开始影响到生产、经营、流通和出口等环节。”成俊平说。

  在义乌经商多年的台湾商人高龙龙,同样在采购商品时遇到了困惑。“像这样精美的餐具,在台湾属于餐具,但在这里却要到工艺品区才能找到。”高龙龙告诉记者,由于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欧美和阿拉伯地区的客商在商品分类上遇到的问题还要更多。

  “为了保证市场的持续发展,规范市场的管理,我们急需一套关于小商品分类标准。”昨天,在义乌商城集团市场发展服务分公司总经理胡志龙手中,记者看到了这本刚刚完成印刷的《小商品分类与代码》。

  这本由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起草,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负责研究和编制的分类标准,编制历时两年时间,其间得到了商务部、国家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清华大学等的支持。

  标准将目前市场上的小商品,按照属性划分为16个大类、9105个子类、六个级层,基本上完整地囊括了目前所有的小商品品种,同时也为新品种的增加留出了编码空间。

  比如说在编码中,儿童开档裤的一级分类为服装类,二级为儿童,三级为裤子,四级为开档裤,编号为09010101,而这个编码之下还要分为四类,分别是纯棉、纯麻、纯丝和其他。

  根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小商品分类与代码》编制组组长刘普合介绍,此次发布的《小商品分类与代码》,采用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编制的《主要产品分类》(简称CPC)的思想,在分类标志的选择上,以材质、加工工艺、产品用途等属性作为主要分类标志。

  “但是我们编制的分类相比更加细致。”刘普合为记者举了一个例子:CPC中的“伞”与“手杖”、“纽扣”等产品合为一个类目,代码为“3892”;而《小商品分类与代码》则对“伞”进行了细分,形成12个独立的类目,包括工艺伞、直杆伞、二折伞、三折伞、沙滩伞、其他伞具、伞具配件、伞柄、伞骨、伞珠、其他伞具配件。如此多的品种,让记者听得瞠目结舌。

  “对于正在经历转型的义乌市场来说,《小商品分类与代码》的编写意义重大。”义乌市委书记吴蔚荣表示,“目前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能像义乌一样,聚集这么多的小商品,而及早掌握小商品分类的话语权,对外国客商在中国的小商品采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将极大加快义乌市场的国际化趋势。”

  每天3000个集装箱分类编码有望降低物流成本

  有数据显示,仅今年以来,义乌小商品市场内58000个商铺中,有85%以上的商家都推出了新产品。

  而对如此数量庞大的小商品种类,对于外国客商来说是一种诱惑,同时也是一次体力和脑力的挑战。

  健力健身器材销售中心老总李明告诉记者,他店里的各种健身产品就多达300多种,每次和外商交易,光解释商品的种类就要花去他不少的精力。

  不过,不久的将来,李明也许就不需要再为这些事头疼了。在新发布的《小商品分类和代码》一书中,外商不仅可以找到各种商品的品种代码,用精确的代码进行网上订货,还可以在自动分类系统中,将编码与海关分类、检验检疫商品分类、物流分类自动进行比对,大大减少商品在海关出口的流通成本。

  对于一个外贸依存度达到65%以上的地区来说,这种统一快捷的标准化物流过程,必将给商品的流通节约大量的物流成本。

  下午四时,在义乌海关的大门口,等候海关检查的集装箱车在两条马路上,排起长达几百米长的车队。每天,通过义乌海关出口国外的集装箱车就多达3000辆,今年9月11日,更是创造了一天3348标箱的商品出口单日纪录。

  而如果每辆集装箱车在编码核对上节约5秒钟,每天就可以节约4个小时的物流时间。

  据义乌市涉外服务中心主任陈林瑞介绍,截至9月底,义乌共有来自8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设立代表处1899家,比去年年底净增443家,为历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其中9月份新设立65家,同比增长15%。

  记者注意到,在这些增加的外商中,一些原来联系并不多的国家,像巴西、俄罗斯、印度正在成为义乌市场主要出口对象,虽然有专家预测世界经济增长会大幅降低,但是新兴市场的经济,却在最近增长了近2倍,成为义乌今年外贸经济逆市上升的成长主力。

  在义乌市市长何美华看来,近期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景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义乌市场也是一种机遇。“像美国正在面临的次贷危机带来的收入下降,迫使许多人减少奢侈品的消费,转而消费中低档的日用品,这正是义乌市场的主要商品内容。”

  何美华认为,义乌市场上所卖的基本上都是日用小商品,它的最大优点是,不管日常开支如何压缩,人们还是必须要消费,差别最多是用得好些差些。“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如果我们的分类编码能在物流环节,帮助外商节约采购成本,同样也是在价格上争取到了优势,美国仍将是义乌的出口大国。”

  从出口中国货到进口外国货打造国际平台的升级空间

  做了十年外贸生意的台湾客商高龙龙,今年选择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二期的进口商品馆租了两个大型的商铺,加在一起,他的商铺面积在两千平方米以上。

  在他的商铺里,记者看到了从巴厘岛出产的砂岩艺术品和木化石,有日本浪漫樱花的塑料和瓷器餐具,还有各国的特色食品。

  做了大半辈子的“出口”,高龙龙准备改做“进口”生意,把外国的商品卖进中国市场,而国内的第一个平台就是义乌市场。

  “让我做这个决定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看到这里越来越透明和规范的市场。”高龙龙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商人看好中国市场,但是因为对市场不了解,又没有进行比较的标准,所以很难进入。

  而在美国学者马克看来,产品类型的标准,可以帮助外国商人很容易熟悉其他地区的商品。这位康奈尔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的博士,现在是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的经济观察员。去年,在论文中他曾指出,对于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人来说,一个透明的标准化市场的重要性。

  “市场参与者喜欢凭借标准化的信息来做清晰和理性的决定。有标准能提高义乌商品的可比性,更突出它价廉物美的特点,增加采购者的信任度。为了实现这样的标准,最好要委托某个国际性的机构来帮忙制定。”

  马克看到了制定标准化的巨大作用,却同时低估了义乌市场的创造力,商城集团并没有将这次制定标准的机会让给某个国际机构,而是将市场话语权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义乌指数”发布时,技术部门就提出缺少小商品分类标准的问题,当时就任义乌市市长的吴蔚荣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没有标准,我们就制造一个,而且还要是国际标准。”

  “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市场,虽然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乌不能继续只当一个外国人可以找到的中国制造、价格便宜、品质却较低的出口产品基地。”义乌市市长何美华表示,当前的发展趋势表明许多义乌过去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如果中国要发挥市场方面的潜力,就需要和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合作,这种合作并不仅仅是在出口,也要包括进口方面。

  因此,在今年的义乌国际商贸区三区五楼,记者发现了这个两万平方米的进口商品馆,目前已有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巴西、美国等近15个国家的千余种商品入驻。

  从“买全国、卖全国”到“买全球、卖全球”,义乌市场在商品分类标准上获得的话语权,为国际平台的打造创造了不可多得的升级空间。

  一个标准背后的“未来市场”行业话语权推动经济加速度

  对于刘普合来说,此次义乌小商品分类标准的推出仅仅是一个开始。

  在他的构想中,分类标准的终级目标,是将全部商品进行编码后,通过一个系统可以将所有信息通过条形码获得。

  “一件小商品往往都是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的,每一个材料的产地又都不一样,这样就给质量监管带来很大的困难。而通过对商品的编码,我们可以查找到商品中每个组成部分的材质、产地。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市场可以通过这个追溯产品的源头,找到责任人。”

  据了解,《小商品分类与代码》实施后,浙江中国小商品城与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还将会在分类代码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物品编码、海关分类、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物流编码等编制小商品管理码。管理码同时采用电子单证、一维条码和二维码作为表现形式。使用者根据自己的权限,通过便携式编码识别器可以读取管理码隐藏的丰富信息。

  刘普合告诉记者,基于《小商品分类与代码》的后续开发管理码及应用系统,将会为中外客商和小商品经营者提供多项现代化服务。

  “我来描述,你可以想像一下未来的小商品市场会是怎么样。”在市场管理者的规划中,一个叫“便携式编码识别器”的电子器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角。

  “今后的市场稽查人员和市场管理人员可以持便携式编码识别器,查阅编码里隐含的全部信息;而采购商尤其是外商,也可以持识别器读取不同语种的商品介绍信息;对于小商品经营者而言,识别器可以作为掌中宝,展示商品信息、生产厂商信息、形成实时订单,从而方便商品管理和销售。”

  有数据表明,从2890万到突破10亿元存款,义乌用了13年时间,从10亿元到突破百亿元,缩短至7年,而从500亿元到今年突破千亿大关,义乌只用了3年。

  从两年前的“义乌指数”,到如今的“小商品分类标准”,义乌市场在国际市场完成一次次话语权的升级,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