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营经济动态

转型升级战,温州鞋企站在攻坚的节点上

编辑:系统管理员时间:2009-02-26访问次数:84

不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寒风”多么凛冽,春天一定会到来!

春天,在嫩黄的柳梢处、在忙碌的车间里、在沿海产业建设的工地上,更在群众克难创业创新的热情中、企业攻坚转型发展的运筹间、干部全力服务帮扶的身影里……

今年2月19日,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透露出这样的一个消息:温州民科基地要推出6500亩土地“招、拍、挂”,力争一批具有高技术含量、经济和生态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建设。

2009年的温州,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蔓延,经济转型升级正处于关键的节点。一场温州产业的转型升级战已然进入攻坚阶段,时不我待。

早发的春枝已经写下用自主创新提高竞争力、用自主创新化危为机的信心篇章。

温州民营经济从来就是在应对诸多困难中发展起来的。外部环境形成的严峻挑战,也给我市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了难得的“倒逼”机遇。

走进五洲阀门――该厂农历正月初三就开工生产了,在国家拉动内需的4万亿元投资中,他们成功分享到了一份近4亿元的大蛋糕,预计全年目标产值将比去年净增2亿元。经济寒冬中,巨额订单何以花落“五洲”?总经理陈锦法说,凭借核心技术脱颖而出,技术创新闯出路子来。

走进金帝鞋业――生产车间一片繁忙景象,每条流水线都在开足马力进行生产,赶海外订单。公司2008年产量、产值和出口创汇都实现了逆势增长。为什么金帝能逆势崛起?董事长诸建勇说,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强劲竞争力。

走进华仪集团――公司上下正在加紧生产。2008年该公司仅风机一项产值就突破两亿元。今年公司计划销售100台风机,目前订单已经排满。为什么华仪会成功?董事长陈道荣说,民营企业选择了发展,就是选择了不断地转型升级。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温州民营企业能否率先走出低谷不仅全省关注,而且全国瞩目。

面对去年突如其来的种种变化,广大温州企业家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谁早调整,谁就能赢得走出困境的先机。

2月20日的《浙江日报》一版刊文《温州骨干民企率先“突围”》,文章说:温州市经贸委提供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销售产值亿元以上的温州企业,今年上半年订单与去年同期持平和增长10%以上的占到七成。这表明,温州一批骨干民营企业已经率先“突围”。

突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深入实施“创新强工”战略,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优化;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温州要聚集起这三股力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突围。

“大气候”怎么变化,我们没有办法选择,但我们可以营造温暖的“小气候”。市委、市政府未雨绸缪,优化创新环境和发展空间。

转型升级,正成为两会上讨论最激烈的经济话题之一。这个“热词”释放出来的迫切愿景,比以往任何一届“两会”都要迫切。

市政协副主席朱贵远建议把现代服务业确立为我市的战略产业并加以培育。

市人大代表、市交通局总工程师徐锦栋认为,温州沿海产业带将破解当前温州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转变发展方式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城市向东,沿海产业带不仅舒展了城市发展的空间,更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从年初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到全面启动建设,在去年一年精心筹划,我们看到的是沿海产业带从规划蓝图逐步变为实质性建设的历程。

这个过程,是温州应对时局的一次大胆突破。

没有浴火,就没有重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09年是沿海产业带建设的关键之年,必须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实干意识,按照规划政策形成体系、基础设施适度超前、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招商选资取得突破的要求,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年度计划,全面掀起大开发、大建设的热潮。

在市“两会”召开前,市委出台了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十项举措,“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成为这十大举措之首。

温州产业转型升级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节点上,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