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营经济动态

温州中小企业融资急欲冲出“寒冬期”

编辑:系统管理员时间:2009-03-02访问次数:166

  春晚上赵本山说,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人活着,钱没了;这话用在企业身上,那就是企业还活着,现金流却断了。

  钱!钱!钱!在经历一个经济寒冬后,不少“两会”代表委员聚焦企业“钱袋子”,发出了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下,企业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融资支持!”的呐喊。

  一项调查

  304家企业缺钱71亿元

  经济“寒流”席卷全球,许多企业资金链吃紧,温州也未能幸免,少数企业甚至没能挨过这个寒冬。

  2008年11月下旬,温州市工商联专题开展了温州民营企业资金需求情况调查,涉及民营企业304家,分布在32个行业。

  调查结果显示,304家企业资金需求总额高达71亿元,平均每家需求额为2336万元,其中用于技改的占15.85%。这反映出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原材料价格暴涨暴跌,产品销售市场萎缩,融资渠道狭窄,而目前企业正常资金运转及开拓市场、转型升级资金需求却大大增强。

  调查显示,许多企业千方百计寻找资金来源,但企业却普遍存在抵押物价值不足现象,304家民企可提供的抵押物价值约为53.7亿元,而资金需求总额却高达71亿元,仅为资金需求的75.6%,这反映出不少企业如果仅靠以往的抵押贷款根本力不从心。

  “多一条融资渠道,就意味着多一条实现企业化“危”为“机”的生存道路。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温州企业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融资支持!”温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郑胜涛在提案中强力呼吁道。

  难处多多企业主挠破脑袋

  危机下,温州企业融资难主要难在四个方面。

  一是银行贷款条件相对更加苛刻。银根紧缩时,浙江省部分企业倒下就是由于银行在关键时刻“断供”,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目前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依然存在“宽货币、紧信贷”的问题。一些中小企业反映,目前评估所对抵押物价值评估普遍存在低估现象,一般只评到70%,这样一来,银行的风险系数微乎其微,温州金融资产质量奇高。但与此相对应的却是企业贷款能力大幅下降,资金需求愈趋紧张。

  二是担保公司受到很大冲击。温州担保机构众多,截至2007年年底,全市注册的各类担保机构239家,它们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贡献不小,但在危机中,一些担保公司“自身难保”,担保机构和银行合作几率不高,银保合作担保总额严重偏低。

  三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温州民间借贷成本迅速上升,风险急剧放大。民间借贷在促进温州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是把双刃剑。银根紧缩时,企业不得已转向社会和民间借贷,高利吸收资金维持经营,一旦资金链断裂必将引发严重后果,目前已有极个别这样的例子。与此同时,在引导民间资金方面被寄予厚望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目前也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这些都令急需资金的企业主直挠脑袋。

  “危机基金”要给放贷系上保险

  温州是“民企之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牵动着大家的心,在此次“两会”中,许多代表、委员聚焦这一问题。记者拿到的41份提案中,竟有7份与此相关。

  “民营企业是温州发展经济、创造税收和提供就业岗位的主体,在"金融海啸"冲击我国实体经济的危急关头,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就是政府最大的救市行为。”郑胜涛在提案中说,政府应增强企业渡过难关信心,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郑胜涛认为政府在眼下危机中该尽快拨出专款,设立扶持民营企业融资的专项基金,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形成政府、企业、银行、民间金融机构联动,共同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

  他代表温州市工商联向市政府提出了五点建议:政府可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财政扶持政策,着力降低担保行业风险;可以参考江苏镇江等地的做法,及时建立以政府出资为主组建,由财政、金融办、人行、银监会等部门进行严格监督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降低银行的风险,打消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顾虑;完善金融机构支持本地中小企业发展的考核机制,促进银行改善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同时深化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创新工作,着力构建民间资金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接的平台。

  万众期待春天很快到来

  郑胜涛的观点与建议和不少代表、委员不谋而合,特别是来自金融界的委员――朱赛玲。

  朱赛玲一口气提交了两份与此有关的提案,认为政府部门应成立“危机委员会”,政府、银行应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给企业更强推力。她指出,最近,农业银行总行与浙江省政府在杭州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备忘录。根据全面深化合作备忘录,从2009年到2011年的3年时间里,农业银行将在浙江省增加信贷投放1500亿元,支持浙江辖内地方经济。

  同时,在浙江区域实行倾斜的信贷管理和资源配置政策,把农行浙江分行作为制度和业务创新的试点行,适度扩大该行的信贷审批权限,优先提供和试行各种融资新产品和金融服务。在此背景下,温州政府可以积极寻求温州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级行对温州增加信贷投放规模,并争取在温州实行倾斜的信贷管理和资源配置政策,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增强温州工业企业的资金供给。

  为在“特殊时期”加强沟通,朱赛玲建议眼下应建立“政银携手扶工”领导小组,由政府各职能部门、各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组成,由市长或分管工业的副市长担任组长,及时解决在支持工业企业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朱赛玲还建议政府借鉴国内外做法,建立国有信用担保公司。这种信用担保公司由地方财政控股的,由民营担保公司参与经营,能有效解决小企业因缺少抵押物而无法获得所需资金的困难。

  金融是产业之母,在眼下危机中,代表与委员们普遍认为只有政银携手合力,大胆创新,温州企业才更有保障。为让企业有更多“银弹”,政府部门与银行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温州接下来要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扩大多种形式的直接融资,帮助企业增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