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985工程”简介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高校发出科教兴国动员令。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985工程”的建设目标是:牢牢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资源,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发挥优势,坚持跨越式发展。深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促进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的形成,使之成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带动相应学科领域发展的重要基地,使高等学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以国家目标为导向,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和国家重大需求,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解决国家建设的重大问题。同时,造就和引进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加快建设一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技术支撑队伍。
2004年8月,CRPE主任史晋川教授申报的“中国民营经济研究”项目,获得“985工程”二期资助。
国家“985工程”第二批项目,“中国民营经济研究”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大规模的制度变迁,也为进一步开展转型经济的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本土资源。民营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营经济理论研究乃至整个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奠定了实践的基础。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项目:旨在立足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大规模社会制度变迁实践,通过长期跟踪的研究,致力于在经济学转型理论和制度理论方面做出具有世界性意义的理论创新;同时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即时关注,建构具有较强本土实践意义的民营经济理论体系,进一步引导和推动中国民营经济的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将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建成为拥有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学术团队、一流科研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为国际知名的民营经济思想库、人才库和信息库。